还记得10多年前那个夏天——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,与父母坐火车到大学报到,放好行李挥手告别,转身是扑面而来的大学生活。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夏天,很多转变由此开始。
今年的高考录取结果已逐渐出炉,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飞往千家万户。社交媒体上,同学们有的晒出金榜题名的喜悦,也有的有些失落、咨询起转专业等问题。实际上,得意也好,失意也罢,高考绝非奋斗的终点,而是一段新生活的起点。站在大学的门口,轻装上阵、重新出发,前方还有更多风景。
重新出发,需要“归零”的勇气、面对挫折的韧性。人生不会因为一场考试的成功就永远顺利,也不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坠入谷底。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,处优而不养尊,受挫而不短志,是成长路上的“必修课”。
鲜活的青春不由分数定义,或许没能进入当下心仪的大学或专业,但未来仍有许多可能——
物理学家薛其坤,考研3次才成功“上岸”,坚定的信念让他克服挫折;作家余华曾高考落榜,后来通过文学改变命运;全国劳模杨永修也曾高考失利,复读一年后进入专科学校学习数控,一路成为技术能手……若当下的境况不尽如人意,不妨向前看看,路还有很长;也不妨向外看看,路不止一条,每条赛道都可能通往闪闪发光的人生。正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给高考考生的建议:“请不要放弃努力寻找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,寻找新的方向,并请一定努力去实践。”
重新出发,意味着“追风赶月莫停留”,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。进入大学,面对新的学习、生活方式,别停下奋斗的脚步。
听听今年刚毕业的学长学姐的故事: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,毕业生代表党杰回忆,第一门专业课,其他同学在“翻转课堂”侃侃而谈,自己却不知从何入手,直面困难、师友相助,让她适应了高挑战度的学习;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,来自山区的毕业生代表蒋昌焱分享,走出大山后,他在大学里参军入伍、守卫祖国海疆,回校又参加了不少志愿服务,在丰富的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道路。
第一次出门远行,第一次选课,第一次拥有室友,第一次实习……许多人生经历从大学开始。学无止境,从他人安排的“轨道”到充满选择的“旷野”,从按部就班听课到自主探索未知,从有标准解到“到处都是正确答案”,大学的“新鲜人”需要尽快调整适应、迈稳步子、再次出发。
重新出发,实际是人生中常有的状态。不仅高考如此,峡谷的转弯处还有许多:可能是未来的一场重要比赛,可能是去新学校深造,可能是到新的工作岗位,那种开始前的紧张,等待结果时的忐忑,尘埃落定后的从容,你我都还会再次经历。其实,这些转折时刻,往往就蕴含着新的机遇。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,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,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,重新出发时会更有底气、更加积极,迎接更好的山水。
毕业、升学、入职……对很多年轻人来说,这个夏天又是人生中新的起点。从这里再次出发,前方道路漫长,充满奇迹。(人民日报 吴月)
2016nian,《zhongguohaiyangbao》zengbaodaocheng,genjuzhongyangtongyibushu,zhongzubuanpaiguojiahaiyangjuyuhainanshengdezhongqingnianganbujinxingshuangxiangjiaoliurenzhi。dangnian8yue,edong“kongjiang”quanguozongmianjizuidadechengshi——hainansansha,rensanyashiweifushuji(zhengtingji),houjianrenxuanchuanbubuchang、shijiweishujidengzhi。2017nian5yue,tarensanshashidaishichang,2geyuehoudangxuanshichang。2(2)01(1)6(6)年(nian),(,)《(《)中(zhong)国(guo)海(hai)洋(yang)报(bao)》(》)曾(zeng)报(bao)道(dao)称(cheng),(,)根(gen)据(ju)中(zhong)央(yang)统(tong)一(yi)部(bu)署(shu),(,)中(zhong)组(zu)部(bu)安(an)排(pai)国(guo)家(jia)海(hai)洋(yang)局(ju)与(yu)海(hai)南(nan)省(sheng)的(de)中(zhong)青(qing)年(nian)干(gan)部(bu)进(jin)行(xing)双(shuang)向(xiang)交(jiao)流(liu)任(ren)职(zhi)。(。)当(dang)年(nian)8(8)月(yue),(,)阿(e)东(dong)“(“)空(kong)降(jiang)”(”)全(quan)国(guo)总(zong)面(mian)积(ji)最(zui)大(da)的(de)城(cheng)市(shi)—(—)—(—)海(hai)南(nan)三(san)沙(sha),(,)任(ren)三(san)亚(ya)市(shi)委(wei)副(fu)书(shu)记(ji)((()正(zheng)厅(ting)级(ji))()),(,)后(hou)兼(jian)任(ren)宣(xuan)传(chuan)部(bu)部(bu)长(chang)、(、)市(shi)纪(ji)委(wei)书(shu)记(ji)等(deng)职(zhi)。(。)2(2)01(1)7(7)年(nian)5(5)月(yue),(,)他(ta)任(ren)三(san)沙(sha)市(shi)代(dai)市(shi)长(chang),(,)2(2)个(ge)月(yue)后(hou)当(dang)选(xuan)市(shi)长(chang)。(。)
高考生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
但外界最早熟稔的,曾是他天才少年和商界大佬的形象。那个13岁自学电脑程序写诗,15岁考入复旦“少年班”,20岁就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学位并直博的少年,个人经历与智识一路开挂,“天才”是梁建章身上抹不去的符号。